当前位置: 首 页 >> 学校概况 >> 发展规划

红虎资料论坛“十四五”发展规划

序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吉林在高质量发展新路上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体现新担当,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五年,是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教育强国的重要时期,是学校全面提升办学层次、全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全面建成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关键时期。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加强新农科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主动对接国家和吉林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主动对接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制定本规划。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五年学校的发展战略、定位、目标和重点任务,切实增强学校发展的科学性、战略性和系统性,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水平的全面提升和协调发展。规划是学校未来五年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愿景。

第一部分 发展基础

一、“十三五”期间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回望过去的五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确立了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紧紧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不断深化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服务模式改革,深入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夯实了“以人为本,内涵发展,突出特色,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传承耕读文化,突出产教融合,植根吉林大地”的办学特色,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师资队伍不断优化,校企合作持续推进,治理效能不断增强,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为“十四五”时期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认真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要求,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专业建设稳步推进,课程建设同步提升,新农科建设全面启动,学分制改革全面推行,创新创业教育扎实开展。学校获评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获批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

——加强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完善科研机制、打造科研团队、建设科研平台、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新增省级平台5个,到位科研经费4461万元。坚持“突出特色、新兴交叉、错位发展”的原则,优化学科布局、明确学科方向,形成以农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获批省级优势特色学科2个,省级新兴交叉学科1个。

——创新社会服务机制,服务区域经济能力不断提高。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重点,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深入开展科教兴农与技术服务,持续实施“四个一”行动计划,创建“人才培养与培训、科技研发与推广、信息与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中心)5个,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3个,培训各级各类农技人员5万余人,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推动农业增产、农村增效、农民增收。获评农业农村部“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地”“国家食物营养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结构不断优化。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引培并举,实施“三双四提升”计划,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得到优化,教学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学历层次进一步提高。新增博士73人,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获得国家级、省级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各1人,吉林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3人,吉林省高校教学名师4人,教学新秀2人,柔性引进国内外知名学者、高级专家共17人。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开放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深化政校企合作,与吉林经开区、梅河口市、白山市等政府部门开展合作,与珠海世纪鼎利集团、禾丰集团、大北农集团等企业合作,成立政校企联盟,成立校院两级人才培养理事会。与境外10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新型合作关系,组织承办国际会议和比赛3次,选派82名教师出国(境)研修,聘请外籍教师6名。申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选派出国(境)学习交流学生260名,招收国际留学生34名。

——完善体制机制,治理水平和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修订完善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代会、学代会作用,不断健全信息公开机制,深入推进科学、民主、规范决策。推进依法治校、依章治校、依规治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日趋完善。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机构设置,校院两级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完善内控体系建设,加强绩效评价和审计监督。平安校园建设扎实开展,后勤社会化服务稳步推进。建成“智慧农苑”数字校园平台,建成教学综合楼等各种校舍近40000m2

——加强党的领导,党建和思政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政治引领,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五创五强”工程和“对标争先”建设计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固本强基抓好学生党团建设,千方百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精准开展学生资助,因势而新占领网络阵地,多维立体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常抓不懈打造高素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多措并举提升校园文化,努力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突出将思政教育植入党性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之中,呈现出党建思政融合发展新格局。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1个,吉林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3个。

二、差距与不足

“十三五”期间,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与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相比,与国内外高等教育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教育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专业和课程建设水平有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体系有待健全。

——学科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科布局有待优化,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有待加强,重点学科的引领带动作用不强,特色优势学科较少,新型交叉学科培育不够,协同创新平台发挥作用不够充分。高水平研究项目、高质量论文数量较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数量较少,优秀人才储备不足。学校师资队伍结构、能力、水平与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还有较大差距,管理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范围和合作水平有待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待拓展,留学生招生、教学质量和管理服务有待加强。

——学校综合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力度仍显不足,治理能力和水平需要持续提升,管理队伍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急需提高,学院的主体地位有待凸显,支撑保障能力有待加强,资源配置有待优化,多元化筹措办学资金的途径有待拓宽。

三、机遇与挑战

——国家发展战略为高等教育营造良好生态。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家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将更加彰显,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将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将肩负更加重要使命。

——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学校带来历史机遇。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吉林省加快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深入实施“三个五”战略,持续推动中东西“三大板块”协调发展,着力构建“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强省战略,将开展应用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智能制造、核心光电子器件和高端芯片、战略性先进材料、新能源、中医药、人参、主粮作物良种、农产品绿色生产等重点产业实施区域产业质量提升计划。这些部署与学校学科专业高度契合为学校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吉林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学校带来行业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按照“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总要求,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大工程”,建设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大工程,稳定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深入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现代种业创新提升工程,鼓励种业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研发合作,构建产学研用融合机制。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心、省级遗传资源基因库。做优做大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瞄准绿色和有机发展方向,实施主粮加工和现代食品产业跃升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显著增长,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我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给学校事业发展提出新挑战。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国家深入实施“双一流”建设、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吉林省深入实施“双高、双特色”建设,高校发展呈现新格局,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区域高等教育在资源拥有、政策支持等方面因发展基础不同会存在较大差异,伴随高等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持续推进,都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第二部分 战略与目标

一、发展战略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培养适应经济发展新格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实施“1333”发展战略,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和新生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政校企融合,加强一流学科专业建设,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加快建设国内知名的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依托吉林、融入吉林、服务吉林,为吉林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

二、发展定位

——办学类型定位:地方性、行业性、开放性、应用型。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职业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学科发展定位:以农学学科为优势和特色,以新兴交叉学科为新增长点,农、工、理、经、管、文多学科融合发展。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吉林,面向全国,服务经济发展新格局、产业发展新业态、乡村振兴新需要。

——发展目标定位: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三、发展目标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学校自身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党的建设质量实现新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与高质量发展结合更加紧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持续提高,政治生态持续优化。

——思政育人形成新格局。为党育人初心、为国育才立场更加坚定,“三全育人”格局不断健全,“十大育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更加协调,形成具有农院特色的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学科布局不断优化,建设思路更加明确,重点学科优势更加凸显,交叉学科持续拓展,新兴学科加快培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科研组织运行更加高效,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更加协调,科技成果转化力明显提高,服务乡村振兴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新成效。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专业结构更加优化,专业内涵建设持续提升,课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产教融合不断深化,创新创业育人体系更加完善,新农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新优化。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持续深化,人才引育政策更加有效,人才发展机制更加灵活,高层次人才数量和结构更加合理,人才质量大幅提高。

——文化建设呈现新氛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师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校园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校园文化品牌更具特色,师生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治理效能实现新提升。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更加完善,学术权力运行更加规范,民主决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行政管理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法治校园、平安校园、智慧校园达到更高水平。

到2035年,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建成以农学学科为优势和特色,以新兴交叉学科为新增长点,农、工、理、经、管、文多学科融合发展、国内知名的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成为区域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产学研协同创新高地、乡村振兴服务示范高地、耕读文化传承创新高地、国际科教合作交流高地。

 

 第三部分 主要任务与举措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把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贯通学校各领域,全力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有机结合,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切实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

(一)加强理论武装,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注重学习成果转化应用,注重学习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永葆马克思主义办学底色。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校园巡讲、网络巡礼,在“进”的基础上解决好“深”的问题。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突出党史学习教育,切实抓好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大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教育、法治教育力度。深化“青马工程”“学习筑梦”行动,创办“网络学堂”,打造“三项主题教育”“青春告白祖国”活动品牌。开展责任与使命主题教育。加强易班建设,发挥网络思政功能。举办“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广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等活动。

(三)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一体化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贯彻落实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加快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四)深入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打造铸魂育人课程体系

推进思政课创新发展,处理好课程供给与学生需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课程定位与课程保障四对关系,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和感染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迈上新台阶。深度挖掘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打造“必修课+公选课+专题课+课程思政”课程体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立足思想引领,塑造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新形象。着力培养骨干力量,动态补齐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三支队伍。落实三支队伍的有关政策待遇,补齐能力短板,着力提升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宣传引导能力、网络运用能力、阵地管控能力。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问责机制,激发队伍干事新动力。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立足新发展阶段,聚焦学校“三大发展”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深化课程改革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基,以创新创业教育和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教学质量文化建设为保障,以审核评估为契机,固本强基,强优补短,建设特色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以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健康体魄、自身修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着力点,构建与行业企业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打造人技融合的新型教学环境,推进信息技术引领的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和评价创新。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为抓手,构建“333”人才培养模式。以产业学院为引领,形成“政校企深度合作,农科教紧密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

(二)深化专业内涵建设

适应现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批产教深度融合的专业群,建立专业群与产业群、产业链紧密对接的发展模式。围绕吉林省“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专业结构,服务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健康医药、农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基础、支柱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农科、新工科和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凝练专业特色、推进专业评估、开展专业认证。做强主干专业,打造优势特色专业,升级改造传统专业,申办急需专业,全面提升专业设置与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匹配度。培养引进专业带头人,激发专业建设活力。建设特色高水平专业,强化卓越人才培养试点专业,打造一流专业,建设辅修专业与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示范点,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推进跨校联合人才培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建立“招生、培养、就业、发展”动态专业调整机制,实施专业预警和淘汰机制。

(三)推进高质量课程建设

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改进课程体系整体设计,对接岗位和岗位群需求,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精化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育课程体系。对接行业前沿和生产一线技术工作流程,以任务为驱动,以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核心课程的实践能力培养,增加实训学时,确保专业核心能力项项过硬、人人过关。树立现代的教学观、质量观,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积极实施小班制教学,实行探究式、案例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融合,大力发展“互联网+”教学手段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以应用能力考核为导向,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的有机融合,重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与考核。探索以学生学习成果、成长增值、学习体验、自我发展和职业发展为导向的教育教学评价。加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以及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打造多维度的一流课程。强化与行业企业共建共讲课程,加大行业企业课程资源库、真实项目案例库建设,用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方法开发一批特色的实践实训项目。

(四)加强应用型教材建设

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严把政治关、科学关、适宜关,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材中得到全面有效体现。加强应用型教材建设与管理,积极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深入参与教材建设,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融合,编写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思路、新体系的校本教材。积极推进应用型“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启动校级立项教材,选树优秀教材。

(五)深化协同育人体系建设

将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将教研、科研成效纳入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以项目反哺和拓展实践教学,建立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教师教科研团队的相关制度,打造科教创协同育人平台。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的合作,与企业合作建立产业学院,将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创办“企业书院”,打造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整合校外实践基地,优化校内实践基地,建立实习基地资格认定、管理和评估机制,建设高质量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推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环节进科研、进团队、进项目、进基地、进企业。优化实习过程管理,强化实习导师职责,提升实习效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数据库和学生毕业实习双向选择与动态监控系统,打造实践教学协同育人平台。提升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等基地建设水平,将课外实践、专业实习和创新创业实训有机整合,以真实的创业项目对学生进行实战训练,做好创业项目孵化,实现专业培养与创新创业培养的统一,打造创新创业协同育人平台。

(六)深化学分制综合改革

建立现代学分制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完善学生选教师、选课程和学分互认等管理机制,实施全过程学业评价改革。制定学分互认与转化管理办法,完善学分标准体系。完善学业预警、淘汰机制,制定学生学业年度报告制度,探索建立优秀学士学位获得者表彰制度。

(七)深化新农科建设与改革

加大新农科专业内涵建设,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协同推进新农科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等系统改进,建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新农科省级一流课程和高水平新农科教材,推进新农科团队建设,深化校地、校企、校所合作,推进科教产教融合,培育一批新农科教学成果,培育特色优势新农科专业。升级改造涉农专业,实施“机械、信息、生物、生态+涉农专业”课程改造置换工程。提质改造非农专业,启动“非农专业+农业”的专业融合工程。

三、优化研发布局,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

坚持以服务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实施科研强校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创新科研组织工作为重点,全面提升科研服务与管理能力,涵育浓厚学术氛围,激发广大师生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效能,推动部分领域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以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平台、项目、成果,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设。

(一)加强科技资源统筹,提升组织科研能力和水平

聚焦学术前沿和吉林省发展重大战略需求,集聚优势资源, 谋划重大项目。创新组织科研工作,建立有利于攀登学术高峰、追求卓越科研的长效机制。完善学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建立以质量、创新度和贡献度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积极为项目团队提供全过程服务和支持,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为学校科技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优化学科布局,建设特色高水平学科

瞄准农业和医药产业链,锚定黑土地保护、新品种创制、生物医药、生物安全、智慧农业、食品加工等重点领域优化学科布局。持续推进“学科竞争力提升计划”,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打破学院壁垒,整合学科资源,组建交叉学科研究院,打造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优势学科群。进一步建立健全以项目为纽带的人才流动机制、以任务为中心的科研合作体制、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长效机制。

(三)建设高端科研平台,支撑高水平科学研究

以国家科研平台的突破和省级平台上层次为目标,整合校内资源,加大对外开放与合作,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推动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立校校、校所、校企、校地、国际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模式,构建资源共享、开放联合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

(四)建设高水平团队,产出高质量科技成果

锚定主粮作物和畜禽良种、黑土地保护与高效利用、生物医药、生物安全、农牧产品绿色生产、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农业机械等重点领域组建科技创新团队、科技攻关团队、科技服务团队。加强顶层设计,提升项目管理与信息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团队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组织管理、研究人员、人才培养、科研团队以及资源成果的协同机制,促进学院之间、教师之间合作交流,培养教师自发进行学术组织、主动跨学科、跨校的协同作战能力。

四、完善服务机制,构建服务乡村振兴体系

聚焦乡村振兴“五大中心任务”,以服务“五个振兴”为目标,以吉林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着力点,整合校内优势、协同校外资源,建立以乡村振兴学院和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平台、培训专家团队和科技专家团队为支撑的乡村振兴全方位服务体系。

(一)依托乡村振兴学院,打造四大培训服务品牌

建立健全巩固教育脱贫成果长效机制,加强教育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衔接。实施高素质农民职业能力提升工程,依托当地政府,面向新农民,开展农业经营管理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力;实施乡村干部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乡镇干部、村“两委”人员和公共服务人才,提高基层组织服务民生能力;实施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提升工程,依托培训中心,面向农村实用人才、农技推广人员,提升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实施乡村文明提升工程,面向新农村,开展乡风文明和思想道德宣讲,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奠定基础。

(二)依托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助力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

面向新农业和新农村,整合校内科技资源,协同政企资源,成立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废弃物利用、农产品质量追溯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组建学科交叉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服务团队,根据区域特点建设“科技小院”“专家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全方位布局乡村振兴2.0,前移科技攻关和技术服务战线,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夯实发展根基,构建结构优质量高的人才队伍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秉承“引培并举、刚柔结合、能力为基、创新为要、重在发展”的人才工作方针,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引领,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核心,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不断夯实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根基。

(一)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涵养,将各类师德规范纳入教师培养培训必修内容;创新师德教育方式,通过榜样引领、情景体验、实践教育、师生互动等形式,激发教师涵养师德的内生动力;健全教师荣誉体系,注重典型培树,全面提升教师育德育人能力;认真贯彻执行《红虎资料论坛师德考核实施办法》,建立师德档案,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实行一票否决制;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问责机制,做到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全体教师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兴校战略

优化人才引育体系,大力推进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以学科专业建设为依托,以提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杰出人才的培养和学术梯队建设为重点,按照“扩大总量、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稳定骨干、造就名师”的人才引育工作思路,坚持“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造就高端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努力构建高端人才、领军人才与优秀青年教师多层次的一流人才队伍。深入实施“双师双能型”教师引培计划、“双百”博士引培计划、柔性人才引进计划、海外优秀人才引培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

(三)创新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完善职称制度体系、优化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形成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评价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职称制度。建立健全聘期考核机制,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聘用机制。建立健全重实绩、重贡献的绩效分配机制,科学合理确定岗位职责,坚持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

六、增强办学活力,构建高水平开放办学体系

坚持开放发展理念,营造开放发展氛围,建立健全开放发展体制机制,畅通开放发展路径,探索开放发展模式,提升开放发展能力,以开放发展促改革、增活力。

(一)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巩固国际合作基础,加强与友好学校在科学研究、师资交流培训、学生培养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拓展中外合作办学和学生交流互派等项目,推进学生培养国际化进程,加大教师海外学习研修支持力度,扩大留学生规模,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拓展合作院校和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机制和模式,打造优质合作示范项目。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及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多渠道寻求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非洲、俄罗斯等地区高校建立深层次教育合作关系,不断提高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

(二)深化政校企合作

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共建共享共赢为动力,推动校地、校所、校企深度合作,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建立现代产业学院,打造协同育人平台。以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目标,以提升科研能力为动力,以学校科研平台为依托,打造协同创新平台。

(三)积极推进校友工作

完善校友联结服务机制,创新校友联络方式,推进区域校友分会建设,完善校友反哺学校事业发展机制,扩大校友参与办学治校的广度深度,不断增强校友与学校的粘性,使校友资源成为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实力量。

七、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构建厚重的农院文化体系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大学精神为引领,以质量文化为核心,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环境文化为支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努力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弘扬大学精神

把弘扬大学精神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培育师生的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秉承“厚德图本 励学笃行”的校训,加强校风建设,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深入总结和凝练新时代农院精神,使之成为凝聚全体农院人的“文化内核”,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

(二)建设行为文化

把培养师生健全的人格品质作为重要任务,创新非智力因素培养教育,涵养师生高雅情趣和乐观、宽容、豁达的胸怀,增强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能力。加强教师行为规范培训,提升教师的道德、学养。建设课堂质量提升工程、学风典型培育工程、学籍警示转化工程、学习行为规范工程。构建学生学风不良状态矫正机制,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倡导创新学术思维,构建创新创业文化体系。将法治文化和廉政文化内容纳入到教职工培训和学生德育教育体系,促进形成风清气正、爱岗敬业、规范有序、务实高效的良好大学工作和学习氛围。

(三)完善制度文化

以《红虎资料论坛章程》为核心,建立覆盖办学全方位和全过程的制度体系。强化依法治校、依章治校、依规治校理念,做好制度的废、改、立、释工作,提升制度文化建设质量。增强制度落实执行力,提升师生员工制度意识和规矩意识,使学校制度实施成为师生共同的自觉行动。加强制度的改进、评价和创新,提高软实力建设水平。

(四)培育特色文化

树立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强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特色,突出特色学科和品牌专业建设,发挥强项优势,推动文化活动由数量型向品质型转变,由展示型向参与型转变,由娱乐型向涵育型转变。着力推进“一院一品”项目,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学院特色文化格局。

(五)提升质量文化

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管理融入人才培育全过程,将建设质量文化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的质量文化。健全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机制,按年度发布质量评价报告,广泛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

(六)打造环境文化

制定《校园环境管理规定》,加强公共文化场所和设施建设、思想文化传播阵地建设、校园形象文化建设、校园网络阵地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协调与熏陶功能。

八、深化综合改革,构建现代化治理服务体系

加强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决策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有序推进校内综合改革,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资源保障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学校治理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

(一)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

强化法治观念,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教、依章治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政工作协调机制,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校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有效发挥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加强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新时代学术治理能力和水平。健全以《章程》为统领的现代大学治理制度体系完善制度执行落实、督查督办、考核评估、激励惩戒等机制。建立健全战略规划、法律咨询、政策研究、考核督办等机构,强化学校治理智库力量。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健全法律顾问参与依法治校工作机制、健全学校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推进校务公开,保障民主监督,完善教代会、学代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等利益相关群体多元参与决策的机制,共建共治,推进和落实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于学校治理的全过程,协调处理好四种权力关系,画出最大同心圆,保障各类利益相关者顺畅有效地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和实施,全面提高新时代大学治理能力和水平。

(二)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

制定《红虎资料论坛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实施办法》,建立二级学院为主体的校院两级办学管理模式,厘清校院两级权限、责任和义务。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坚持“重心下移”,人权、财权和事权同步下放,以“管办分离”为目标,职能部门向规划、监管、评估、服务转变,切实提高管理的效率、效果和效能;激发二级学院自主办学的内生动力,建立学院分类管理机制,鼓励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明晰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办学特色。建立二级学院分类评价制度,优化年度工作目标量化指标体系,激发积极性、创造性,完成二级学院由教学单位向办学单位实质性转变,形成校院协调互动、高效运转的良好机制。

(三)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积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探索建立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四位一体、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体系。改进办学评价,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改革教师评价,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把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突出质量导向,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坚决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全力构建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制度体系,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改进科研评价,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回归研究本质功能和学术初心。改进学科评价,完善学科评价体系,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强化人才培养导向,综合考虑学科的整体性、成长性、可持续性,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改进学生评价,把学生的全面成长作为第一标准。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

(四)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后勤服务评价体系建设,持续深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校区功能规划。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左家校区学生公寓楼、农耕博物馆的立项建设,完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改造。推进公寓、食堂智慧化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物业服务、餐饮服务、疫情防控、医疗保障能力和水平。推进图书馆、档案馆智慧化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将图书馆建设成为文献资源中心、知识服务中心、文化交流中心、研究学习中心。推进能源消耗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提升“绿色校园”“节能校园”“节约型校园”建设水平。推进智慧校园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全面实现系统互联互通、信息交换共享、大数据分析服务,建成高效便捷的电子校务。加强“平安校园”建设,推进校园安全信息化管控平台建设,推进“智慧安防”全覆盖,加强校园综合治安管理和实验室安全建设,提高处置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保密意识,重视保密工作。

(五)加强资源保障能力建设

建立“大资产”管理体系,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绩效导向的国有资产配置机制和有偿使用机制,加强场馆统筹使用与管理,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建立稳固、可持续的财力保障机制,根据经费使用效益进行动态监管和动态调整,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优化校院财力配置结构;强化预算对学校科学发展的保障作用,加强预算管理,建立预算执行绩效评价制度;深化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改革,提升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规范采购管理,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和审计监督。

九、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构建高质量党建体系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确保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坚强保证。

(一)着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坚持党对学校各项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认真落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要求,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内审内巡制度,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牢牢掌握校园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

(二)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着力提升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强化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学习思维、实践锻炼、规矩意识,不断提升干部治理能力。坚持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考察选拔任用干部。制定干部培养计划,加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力度,注重各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良、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建立和健全干部考核、干部评议、干部档案、个人事项报告、日常监督等制度。强化干部培训工作,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干部培训全覆盖。

(三)着力强化基层党支部功能和作用

健全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联系点制度、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基层党建述职考核评议制度,进一步健全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制定印发《中共红虎资料论坛委员会关于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将党支部设立与教学团队、课程团队、学科团队、创新创业团队、部门工作职能、学生活动团体等有机结合,充分激发基层党支部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推动党支部履行好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职责。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

(四)着力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 “五创五强” 建设工程和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深入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积极构建“党建引领新思路、思政育人促发展”党建工作新载体,着力打造“筑梦争先育人工程”为引领的基层党建品牌,积极推动教师引擎、学生筑梦和三全育人的有机结合。以“百年行动”为总抓手,深入实施“学习—诊断—建设”行动、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四史”学习教育行动。加强和改进学校统战工作,以党建带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建设。

(五)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驰而不息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委实施细则的具体要求,深入纠治“四风”。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强化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制定详细责任清单,强化“一岗双责”,提高责任意识,明确责任分工。健全纪律约束机制,强化对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和党风党性党纪教育,着力抓好党员干部的常态化约谈提醒,开展民主监督和基层治理试点工作,严格落实“两个责任”,着力构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学校治理格局,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第四部分 重点工程

一、人才引育工程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兴校战略。用好现有人才,积极选拔培育学科专业领军人才,积极引进学科专业紧缺人才。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绩效分配、职称评聘、职级晋升、教科研立项等激励机制,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制定并落实《红虎资料论坛人才引育工作实施方案》。到2025年,人才队伍的数量、结构、质量满足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二、迎评促建工程

以审核评估为契机,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主线,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要求。注重综合改革,推动学校在体制机制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重点领域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以评估理念引领改革、以评估举措落实改革、以评估标准检验改革,形成全局性改革成果。通过全面评价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引导和推动学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区域、行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保障。

制定并落实《红虎资料论坛审核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到2024年,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高度达成,办学定位和目标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适应,教师队伍和教学资源条件为人才培养提供高度保障,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高效运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生、教师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学校办学高度满意。

三、申硕攻坚工程

坚持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为目标,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瞄准《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基本条件》和《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试行)》的各项指标,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保障学科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制定并落实《红虎资料论坛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经过五年的建设,力争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实现专业学位硕士点突破。

第五部分 实施与保障

一、加强组织保障

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成立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全面负责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宏观指导、统筹协调、考核评估等工作,为实现“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提供坚强保证。各单位要严格执行“五化”工作法,自觉把本单位的工作放在学校发展的全局中科学谋划,紧紧围绕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等强化措施,务实有效推进规划的实施。

二、健全规划体系

各专项规划组、各学院要形成专项规划和学院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确保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学院规划高度对接、有机衔接、相互支撑,形成全校发展规划“大体系”,充分体现学校规划的核心要义、原则精神及具体要求。科学分解“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制定配套的年度实施计划,做好年度实施计划与年度工作要点的衔接,分年度、有步骤地做好“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工作。

三、注重宣传引导

加大对“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种自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规划内容,有效引导全校师生员工深刻理解学校未来五年发展思路、奋斗目标、重点任务和战略部署,增强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广泛提高共识。切实提高对规划的执行意识,举全校之力,集各方之智凝聚起推动学校加快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学校改革和发展,为实施规划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四、贯彻系统观念

积极推动学校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相结合,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加强分类指导,建立激励机制,保护和激发学院首创精神,鼓励各单位守正创新、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创造经验。深入挖掘学校综合改革宝贵经验,特别是校院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探索实施规划的有效机制。

五、强化责任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落实之要,重在执行。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年度监测、中期检查和五年考核评估制度,完善考核监督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学校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各项规划执行的过程、进度、质量进行检查,将规划实施情况作为督促检查各单位工作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述职评议的重要参考指标与各单位绩效挂钩。各单位要定期开展自查、检测、评估,发现问题、找寻原因、提出对策,按程序及时纠正、调整和完善规划目标、任务,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要把阶段目标达成率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战略管理和执行落实能力。

 第六部分 结束语

实现学校“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目标导向,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立足本职,奋勇前进,为实现学校“十四五”规划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贡献力量,为早日把学校建设成国内知名的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